急诊科医务人员捐款拯救病人生命
2011年9月27日,我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在柯桥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该患者陈帮先,贵州人,女性,21岁。三天前开始发热,9月27日出现高热,意识模糊,一侧肢体活动困难,急送我院。经检查,急诊科李铮医师考虑为脑炎,需住院治疗。但患者丈夫只有600元钱,因此想回老家治疗。李铮医师了解情况后,一边劝阻病人,一边与科主任朱东商量,两人带头捐款。当时李铮捐款1000元,朱东捐款500元,郑小英捐款200元。第二天科室其他人员继续捐款,陈秋霞200元,王李云150元,金条凤、王静霞、刘晓萍、胡春琼、陈兴祥、鲁丽丽、翁月莲、戴亚琴各100元,祝志梅副院长正好到急诊科了解工作,也捐款200元。
这是一场爱心接力。为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我院医务人员不仅在医疗上为病人提供帮助,而且在病人经济困难时,还慷慨解囊,无私捐助。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博爱胸怀、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9月28日的绍兴县报为此进行了报道,现转载如下。(事业发展部)
贵州姑娘患脑炎却无钱医治
县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爱心接力拯救生命
2011-09-28
本报记者 叶红
昨日,年仅21岁的贵州姑娘陈帮先因病重被送进了县中心医院。医生怀疑她得了脑炎,急需住院治疗。
丈夫魏超祥因无力承担医药费,打算带妻子回老家治疗。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劝住了他,并捐款、开通绿色通道……为挽救陈帮先的生命,医护人员展开了一场爱心接力。
这对贵州小夫妻年纪很轻,丈夫魏超祥22岁,妻子陈帮先21岁。两人去年才结婚,今年9月初,夫妻俩来到绍兴打工挣钱。小两口在华舍街道大西庄村安顿下来之后,还在一家化纤厂找到了工作。
3天前,陈帮先感觉不舒服,有发热症状。刚开始,两人都不在意,还以为是感冒了,吃吃药就会好。
可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昨日上午,陈帮先不仅高烧,还出现单侧肢体活动困难等症状,魏超祥急了,赶紧把妻子送到了县中心医院。
陈帮先被送到医院时,脸色发白,神志不清,嘴里一直说着胡话。经过脑CT检查,正值当班的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铮初步怀疑病人得了脑炎,且情况紧急,需马上住院治疗。
当时,魏超祥带着所有的600元钱积蓄。他知道这事紧急,四处打电话借钱,未果。
魏超祥很无奈,只能和李医生商量,现在身上钱不够,无法住院,他打算先出院,把老婆带回老家治病。
李医生一听急了,他阻止了魏超祥。“情况很紧急,病人绝对拖不起,而且她才21岁,要是延误治疗,出现意外后果,太可惜了。病人不能出院,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李医生劝住了魏超祥。
李医生和科室主任朱东商量后,两人带头捐款。当时,李医生捐了1000元,朱主任捐了500元,护士长捐了200元。
这1700元钱很快送到魏超祥手上,陈帮先顺利住进了医院。
当时,神经内科主任周君还帮陈帮先申请了医院绿色通道。
该科室的张医生本来休息,他得知陈帮先的情况后,主动留在医院,马上替病人进行检查。
和陈帮先同住一个病房的严大伯很同情小两口的遭遇,他也拿出了500元的爱心款。
“外来打工年轻人不容易,大家都帮他们一把,生活才有希望。”严大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