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痛风,健康饮食
一、痛风的概念:
痛风(gout)又称“帝王病”,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二、痛风分期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指患者不曾有过痛风关节炎发作,只是例行抽血检查时,偶然发现血中尿酸值偏高,但其中也只有10 %的患者经过许多年以后,才可能第一次痛风关节炎发作,从此进入第二个时期。
2.急性发作期【痛风关节炎】
通常是20至50岁健康男性,某日凌晨忽然足部某个关节发炎﹝红肿热痛﹞,有时甚至走路都困难;在发病初期即使没有使用止痛药,也多会在数天或一星期内自行痊愈。﹝如果用药则可迅速地解除疼痛,尤其是愈早服药,止痛效果愈好,很可能吃一、二包药就不会发作起来。﹞
3.不痛之间歇期
从第一次痛风发作,到尚未出现痛风石的不痛期,称为间歇痛风期,期间偶尔会有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大部分患者在一、二年内会有第二次的发作,往后如果没有持续接受治疗,大多会随时间经过而发作的频率变多,疼痛的关节位置变不固定,最后白色的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出现,进入慢性痛风石期。
4.慢性痛风石
痛风石通常出现在关节内或关节旁的皮下组织,出现后慢慢由小变大,但不一定会有疼痛,最后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影响外表及功能。全身器官除脑部外,都可能有尿酸结晶沉淀,尤其肾脏是排泄尿酸的主要器官,很容易沉淀而损害其构造及功能,但仅有少数特殊病人恶化到尿毒程度,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另外约有20%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含尿酸或草酸钙的尿路结石,所以如曾经有过血尿、尿中含砂石或一侧腰部剧烈疼痛情形,应向医师详细报告,可能的话将结石带到医院作成分分析,以便作为治疗参考。
三、临床表现
1.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病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请注意,发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经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时最高值低。
2.间歇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所谓的间歇期是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如果没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发作会频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长。
3.慢性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此时痛风频繁发作,身体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步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