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治疗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16-05-30
访问次数:2963
误区一:止痛治疗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真正意义上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应包括: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
误区二:长期服用麻醉性止痛药会“成瘾”、增加用药剂量意味着成瘾
“成瘾性”的特征: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
误区三;注射药物(如杜冷丁)比口服药物效果更好
杜冷丁止痛作用欠佳,其止痛作用是吗啡的1/8-1/10,而且反复使用导致药物蓄积,引起神经、肾毒性。癌痛治疗不宜长期使用哌替啶。
误区四:服用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会中毒(阿片类药物指麻醉药)
WHO“三阶梯止痛”的基本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 阿片类药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给予正确剂量的用药, 否则会导致用药剂量的不足。阿片类药物无“封顶剂量”, 恰当的止痛剂量是指在作用时间内既能充分镇痛又无不可耐受副作用的剂量。
误区五:痛的时候给药,不痛的时候不用给药
按时给药是一条不容违反的原则。即按照不同药物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误区六:吗啡剂量越大,说明病情越重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具有显著的个体化差异性,相同的疼痛强度所需要的止痛药剂量不一定相同。有些患者需要高剂量的吗啡才能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因此,吗啡的剂量大小,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不能由此估算生存期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