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
在中国,甲状腺癌是高发肿瘤,近几年发病率明显增加。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癌年发病率约为10.1/1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9万左右。但想要告诉大家的是,目前甲状腺癌的预后很好,尤其是占90%左右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长期存活,因此大多数患者都不必过分担心。 根据不同的检查手段,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统计上有一定差异。通过常规触诊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为5%-7%;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发病率则约为20%。也有个别研究显示,高达76%的人群患有甲状腺结节。但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都是无明显危害的,是甲状腺的一种良性病变。
简单地说甲状腺结节包含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指甲状腺细胞增生后出现的团块,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团块包含良性甲状腺结节和恶性甲状腺结节,良性甲状腺结节有增生的、非肿瘤性结节以及良性的肿瘤性结节(如甲状腺腺瘤)等;而恶性甲状结节中最常见的就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碘缺乏、遗传因素[如酶缺乏致激素合成障碍而使机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增生]、电离辐射、炎症等因素。家族遗传、饮食不当等人群需要注意甲状腺结节的发生。
甲状腺疾病的发生跟碘的关系呈“U”字形。缺碘,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这里的甲状腺疾病包含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等。当碘的补充超过正常水平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但甲状腺结节发生风险并不显著增高。 也就是说,缺碘更容易引发甲状腺结节。 吃碘盐能不能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呢?缺碘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结节,还可能影响婴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等,因此通过适当补碘、纠正缺碘状态可以预防因缺碘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但是,过多的碘摄入不但不能预防结节的发生,还会出现碘过多造成的甲状腺损伤。因此不用刻意增加碘的摄入。
甲状腺结节生来就是“坏人”,还是由“好人”转变为“坏人”的呢?这两个理论是有争议的,从甲状腺癌的发病机理和甲状腺癌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来看,存在从甲状腺良性结节发展为甲状腺癌的可能,如从甲状腺腺瘤变为甲状腺滤泡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甲状腺结节从发生开始就决定了它是“坏人”,这种现象常出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上。 需要强调的是,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的大小无关;与结节是否可触及无关;与结节单发或多发无关。
如果通过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结节,需要进一步评估甲状腺功能,看是否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有没有需要处理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 同时,建议患者进行彩超检查,评估结节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情况。如果是良性结节,手术的可能性并不大,较小的良性结节观察即可。经过观察,如果良性结节明显增大,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一般4cm左右良性结节可考虑手术。如果评估后发现是恶性结节,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低危微小乳头状癌(<1 cm)、预期寿命短及手术风险大的患者可考虑积极的主动监测。 总体来说,需要准确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对于大多数良性结节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