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危险
美味人人喜欢,但我们在享受美味前务必要考虑到食品的安全,舌尖上的危险无处不在。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6亿例食源性疾病,9.6万死亡,给公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作为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食源性疾病”受到广泛关注。
食源性疾病通俗的来讲,是“吃出来的疾病”,是一种由摄入未安全处理或未完全煮熟的食品所引起的疾病。这类疾病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导致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常见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六大类:
1、细菌性:常见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菌等。
2、病毒性:甲肝病毒、诺如病毒等。
3、化学性:亚硝酸盐、甲醇、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杀鼠剂等。
4、真菌性:各种霉菌,如有毒蘑菇、霉变甘蔗等。
5、有毒动植物性:常见的有有毒野菜、发芽马铃薯、未烧熟煮透的菜豆、河鲀毒素、贝类毒素、有毒鱼籽/鱼卵、有毒蜂蛹等。
6、寄生虫性:如绦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并殖吸虫(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食源性疾病的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但有些食源性疾病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措施:
1. 食品采购与储存:在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购买和食用过期食品。同时,应将食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避免食品变质和细菌繁殖。
2. 食物加工与烹饪:食物加工和烹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在准备食物之前,手部应彻底清洁,避免交叉污染。食物应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蛋类、奶制品等高风险食品。尽量减少生食和半生食食品的摄入。
3. 剩菜剩饭处理:剩菜剩饭在重新加热时要注意彻底加热,以避免食物中毒。剩菜剩饭不应再次加工后食用。
4. 注意个人卫生:在准备和食用食物的过程中,个人卫生是非常重要的。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将细菌带入食物中。
5. 定期清理厨房用具和餐具:厨房用具和餐具在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通过遵循以上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如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还请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或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