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勿轻视 及时就诊是关键
“以前不清楚拇外翻这个毛病,还以为只是脚趾长得跟人家不一样,直到后面情况严重了才来治疗,真后悔没有早点来!”陈阿姨感慨道。
陈阿姨是四川人,三年前跟着儿子到绍兴市柯桥区务工。20多岁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的大脚趾趾跟关节处开始往外突起。30年来,虽然关节突起的程度逐渐严重,但因为没有对生活产生多大影响,她也一直没有放在心上。在柯桥的这几年,陈阿姨越来越能感觉到脚趾形态的改变,随之而来的还有脚部痛感的加剧。一周前,因实在难以忍受脚掌的疼痛,陈阿姨在儿子的陪同下到医院就诊。直到这时,陈阿姨才知道,原来自己脚趾部位出现的病变叫做拇外翻!
很多女性在穿高跟鞋的时候发现大脚趾会凸出来,有时甚至会引起疼痛、不适的感觉。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拇外翻”(1:大脚趾的跟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突起,严重时伴有局部的红肿,这很容易和痛风混淆;2:足底的胼胝,在第二趾的足底可以看到颜色偏黄、厚实的老茧,疼痛视病情严重及走路时间而定;3:如果出现了拇外翻后不能及时治疗,导致这种畸形问题长时间存在,患者就会出现脚趾骑跨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是第2个脚趾头骑跨到大脚趾上,也有的患者会出现大脚趾骑跨到第2脚趾上的情况。出现脚趾骑跨后,不但影响走路,严重时患者站立都无法保持平衡,还特别影响美观,需要及时治疗,俗称“大脚骨”,是引起足部不适的常见疾病之一。18~65岁成年人中发病率约为23%,成年女性发病率高达30%。拥有拇外翻的人群比例很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轻微的拇外翻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是严重的拇外翻除了不美观,还会出现长老茧、疼痛、走路不稳易扭伤、行动敏捷性降低、易摔倒等问题,需要大家引起足够重视。
一般而言,拇外翻按严重程度,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拇外翻可逆阶段、拇外翻挛缩阶段、拇外翻严重阶段和拇趾畸形阶段。不同阶段的症状有所区别:
拇外翻可逆阶段,主要表现为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响美观,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图4。
拇外翻挛缩阶段,主要表现为大拇趾外翻10-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拇外翻严重阶段,主要表现为大拇趾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拇趾畸形阶段,患者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脚趾功能受严重影响,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行走困难,脚掌直接承受本应由脚趾分散的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使得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进一步导致了人体生物学力线改变,可能引发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问题。但共同特点是大拇趾逐渐外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
拇外翻的发生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密切相关。先天因素包括关节、神经、肌肉等方面的异常,尤其是遗传现象。据非官方统计中国的拇外翻可能于以前中国裹脚的传统有关,因此在门诊询问家族史时往往可以得到证实;后天因素则主要是由于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高跟鞋等,导致脚趾受到挤压和摩擦。运动员的拇外翻情况也特别严重,尤其是足球运动员。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拇外翻呢?针对拇外翻的防治,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预防是关键。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或其他不合脚的鞋子,减轻鞋子对脚趾的挤压。
●早发现、早治疗。一旦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确诊为拇外翻。保守诊疗可通过使用分趾垫、特制的鞋垫、夹具等方法进行保守治疗;
●日常护理,可热水泡脚,针灸按摩特点穴位,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情况,缓解病情发展。加强足部锻炼,提高足底肌肉的力量和弹性。
●三度以上的患者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拇外翻需制定不同的手术策略。术后需配合功能锻炼恢复足部日常功能。
1. 软组织手术:适用于轻度拇外翻,通过松掉外侧肌腱支点、加强内侧缝合治疗。
2. 骨性手术:包括Lapidus手术、Ludloff旋转手术、Scarf手术、Reverdin手术、Akin手术等,适用于不同程度、遗传倾向、近节趾骨关节面畸形的患者。
●目前建议在拇外翻的早期就手术干预。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但只要重视预防、及时治疗,就能有效避免其带来的危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关注足部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