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
一、什么是紫癜性肾炎
又叫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是紫癜性肾炎的高发人群,平均年龄为5~11岁,3岁以下患病较少,男女比为(1.5~3)∶1。
肾脏的受累常在出疹后的4~8周内,个别情况可能延迟至数月之后,极少数见于出疹前或出疹后2年。
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而肉眼可见的血尿相对较少。在蛋白丢失过多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肾脏病综合征,表现为双下肢水肿严重。
二、得了紫癜性肾炎怎么办?
(1)寻找过敏原
(2)脱离过敏原
(3)注意饮食
三、如何预防?
(一)保持卫生:患儿及其家庭成员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对患儿的刺激。同时,避免蚊虫叮咬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二)注意天气变化和药物使用: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防止因感染而加重病情。同时,在使用药物时要慎重,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或过度使用感冒药等。
(三)适量锻炼和保持良好心态:建议患儿进行适量的锻炼,如合理有规律的户外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轻松愉悦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康复。
(四)卧床休息:在急性期,患儿需要多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保护脏器功能,并预防并发症。避免过早或过多进行行走性活动对于恢复至关重要。
(五)饮食调理:患者除了避免过敏性食物的摄取外,在饮食上应注意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足够的热量。有消化道症状者应给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热饮食,减少刺激;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禁食。在食物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食用羊肉、牛肉、驴肉、狗肉、马肉、鹅肉、香菜、香椿、韭菜等发物;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肥甘油腻及海鲜类的食物,如辣椒、葱、姜、蒜、洋葱、胡椒及各种油炸食物、鱼、虾、蟹等;
(3)忌过度进食,以免增加胃肠负担,诱发或加重胃肠道出血。避免致敏物质:特别是对于已知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鲜、肉蛋奶等),以及其他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如花粉等),应避免接触,以减少过敏反应。